原标題:永不褪色的紅色印迹
在閩西大地,雖然當年紅軍隊伍留下的痕迹經過歲月的磨蝕已經不多,但是紅軍标語卻以一種無言的方式,向後人傳遞着革命年代的信息。
近日,記者前往永安市洪田鎮馬洪村采訪,在逢源堂裡,看到幾百條紅軍标語時,仍然震撼人心,讓人仿佛置身于那火紅的年代。
追尋,踏着紅色的足迹
“隻有蘇維埃才能救中國”“白軍士兵要求北上抗日去”“反對國民黨出賣華北”……在逢源堂的廳堂、房間、過道牆壁上,紅軍标語和漫畫真實印證着紅軍的足迹。
第二次國内革命戰争時期,永安曾被劃定為紅四軍的“籌款區域”,被蘇區中央局稱為“根據地”,被共産國際遠東局指定為紅三軍團的“作戰基地”。1934年4月,永安縣革命委員會成立,标志着永安成為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洪田鎮馬洪村地處永安通往連城、長汀蘇區的水陸要道,是永安連接中央蘇區的關鍵樞紐,成為紅軍在永安籌糧籌款、轉運物資的重要集散地。因此,中央紅軍曾多次進入馬洪村駐紮,并開展革命活動,在村裡留下了大量的紅軍标語。
其中,馬洪村的廖氏祖屋逢源堂内有紅軍标語近200條,标語内容包括宣傳抗日、反對國民黨、打倒軍閥勢力,宣傳黨的政治綱領、政治主張、建立政權,籌糧、籌款、籌鹽、分田地等。
一條條标語下,“紅共宣”“紅共支”的落款清晰可見。據當地黨史部門考證,這些落款皆代表着一支特殊的紅軍部隊——中國工農紅軍少共國際師(簡稱少共國際師)。
少共國際師被稱為紅軍中最年輕的部隊。這支部隊于1933年5月在江西甯都成立,由周恩來親自授旗,隊伍中一萬餘名戰士幾乎全部由“娃娃兵”組成,全師平均年齡不足18歲,師政委蕭華也隻有17歲,因此他們也被叫作“紅小鬼”。雖然年齡小,但他們作風過硬、能征善戰。這樣一支朝氣蓬勃的隊伍為中央蘇區的鞏固和發展,以及長征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1934年8月,為遲滞國民黨軍隊向中央蘇區核心區域的進攻,紅一軍團奉命由江西挺進福建,以抵禦敵東路軍李延年縱隊,在永安洪田、小陶交界的石蓮山、矮嶺和衙嶺等地區展開了一場阻擊鏖戰——小陶戰鬥。
紅一軍團下轄的紅十五師(即少共國際師)也參與了戰鬥。少共國際師從江西出發,一路跋涉,最後于8月6日抵達洪田,在此駐紮15天。部隊将指揮部設于馬洪村上坪自然村的逢源堂,同時将隔壁的作求堂作為戰時醫院,駐紮期間在此休息整頓,接應物資,救治前方的負傷戰士。
标語,紅軍的第二武器
中國共産黨曆來十分重視紅色标語口号宣傳,把它列為“紅軍的第一位工作”,看作“時代的最強音”。毛澤東堅持一手抓軍事鬥争,一手抓輿論武器,強調“共産黨是左手拿傳單右手拿槍彈才可以打倒敵人的”。因此标語作為宣傳利器,成為紅軍的第二武器。每到一個地方,紅軍宣傳員都要走村入戶,用接地氣的宣傳标語,直指勞苦大衆最關心的問題,宣傳紅軍是什麼樣的部隊,同時分化瓦解和争取敵軍,對推動革命形勢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駐紮期間,少共國際師的“紅小鬼”提着石灰桶和毛筆,在逢源堂和村内各處“奮筆疾書”,在标語中鑄進對革命的全部信念。“他們使用的不是普通墨水,而是就地取材,用鍋底灰和桐油混合制成顔料,書寫在牆上很難清除。”永安市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鄭毅曾對紅軍标語進行過深入的調查研究。
紅軍标語寫在牆上,卻刻在老百姓的心裡。“工農群衆起來收割豪紳地主家的谷子!”一條标語,道出了少共國際師與永安蘇區群衆的魚水深情。當時,紅軍部隊進駐村莊,地主豪紳都已逃跑,同時因國民黨的反動宣傳,大部分農民也躲進深山。然而,當時正值麥收時節,部隊要打仗離不開糧食,老百姓也要收割谷子。于是在紅軍宣傳和動員下,戰士和貧苦農民一起下田收割谷子,并且收割豪紳地主家的谷子。
在拉近與群衆距離的過程中,紅軍标語功不可沒。鄭毅告訴記者,因标語成本低、保存時間長、傳播面廣,能夠營造氣氛、制造聲勢、鼓勵群衆積極參與,所以,紅軍對标語宣傳的内容口徑、書寫方式都有着嚴格的規定和要求。例如,“慢一點寫,力求寫得好看,不要性急亂塗;凡比較語氣标語,如國民黨共産黨比較,紅軍白軍比較等,隻可連寫,不可分寫;寫标語時如有人來看,就要與他解釋所寫标語的意義,不要啞巴式地隻管寫不開嘴(口)”。
當紅軍部隊離開馬洪村後,為了防止敵人發現并破壞标語,當地老百姓用毛邊紙、草木灰、柴禾雜物等把紅軍标語遮擋起來,不少标語才得以留存至今。
保護,讓标語永不褪色
永安全市已發現1077條紅軍标語,其數量之龐大、内容之豐富、形式之多樣、規模之宏偉,可謂居革命戰争年代中央蘇區之首,堪稱“蘇維埃時期紅軍标語博物館”。據不完全統計,當地紅軍标語的落款有“紅軍四宣”“紅軍産宣”“紅共宣”“紅軍農宣”等46種。部隊落款番号衆多也說明了永安當時戰略地位相當重要。
這些紅軍标語直觀、形象、生動地反映了當時中國共産黨确定的革命路線、方針、政策,發揮了正确的政治導向作用,是中國革命鬥争的珍貴信使,也是中國革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今天黨史軍史的研究編寫提供了寶貴資料和可靠依據。
然而,曆經80多年的硝煙風雨,書寫在祖祠或古厝牆壁上的不少标語保存狀況不甚理想,部分已經風化,變得模糊不清。加上不少土木結構的宗祠、宅院破損,甚至瀕臨倒塌,紅軍标語面臨着加速消失的威脅,保護刻不容緩。
“從2000年起,我們就着手開展調查和登記工作。特别是2009年永安市申報中央蘇區工作以來,保護和利用紅軍标語更是成為頭等大事。”鄭毅說。一方面,永安市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梳理、整理紅色資源,編譯書籍,同時及時留存相關影像資料。另一方面,對于依附在建築上的紅色标語,各級部門已投入1000多萬元建設資金,對屋體進行立面修繕、線路改造、展館布置等。對于散落在民房的标語,相關單位使用玻璃外殼加以固定和保護,防止因風吹雨打而加速消亡。
2016年,永安市整合洪田鎮馬洪村原“少共國際師指揮部舊址——逢源堂”和“戰時紅軍醫院舊址——作求堂”的資源,建設中央紅軍标語博物館,這也是福建省首個實體性紅軍标語博物館。在被授予福建省黨史教育基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後,今年3月,該館成為全省100個黨史學習教育參觀學習點之一和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鄭毅說,未來我們還将繼續挖掘更多紅軍标語背後的故事,用紅色故事來激勵人們傳承革命精神,赓續紅色血脈。(記者 徐文錦 通訊員 魏興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