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精神】遵義會議精神

發布日期:2021-05-19    浏覽次數:

遵義會議會址位于遵義老城子尹路(原名琵琶橋)東側

遵義會議會址位于遵義老城子尹路(原名琵琶橋)東側

精神内涵


領導人話遵義會議

    “遵義會議以後,在毛澤東同志領導下,我們黨建立了一套健全的黨的生活制度。比如民主集中制;團結——批評——團結的方法;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批判從嚴、處理從寬,不搞過火鬥争、無情打擊;艱苦樸素、謙虛謹慎,等等。”
——鄧小平《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62年)

   

“一九三五年一月黨中央政治局在長征途中舉行的遵義會議,确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使紅軍和黨中央得以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保存下來,并且在這以後能夠戰勝張國焘的分裂主義,勝利地完成長征,打開中國革命的新局面。這在黨的曆史上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鄧小平《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1981年6月)

   

“遵義會議的更深遠的意義,還在于使我們的黨,首先是實行正确路線的核心領導人員,開始認識到:中國的革命,必須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在馬克思列甯主義的指導下,走自己的道路。”
——楊尚昆在紀念遵義會議五十周年會上的講話(1985年1月)

   

“長征途中,我們黨舉行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遵義會議,……我們黨首先是中央領導集體開始自覺地認識到,隻有把馬克思列甯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才能把革命事業引向勝利。”
——江澤民在紀念長征勝利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1996年10月)

   

“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革命前輩為奪取中國革命勝利進行的艱苦卓絕鬥争和建立的豐功偉績。我們一定要大力弘揚遵義會議的優良傳統,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努力創造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
——胡錦濤瞻仰遵義會議會址(2012年12月)

               

                 

詩歌弘揚遵義會議精神

在長征途中,伍修權、郭化若、林伯渠等一批紅軍将帥,面對遵義會議使中國革命轉敗為勝、轉危為安的喜人局面,揮毫潑墨,臨陣賦詩,歌頌遵義會議精神,展現了堅定無畏的革命信念和敢于勝利的樂觀主義精神。[詳細]

伍修權:《七律·曆史轉折》(1935年1月)

  伍修權任共産國際派駐中共中央軍事顧問李德的翻譯,李德作風粗暴,動辄訓人,伍修權的翻譯工作實屬不易。遵義會議撤銷了博古、李德的軍事指揮權,确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确領導。為此,伍修權在會議期間特作《七律·曆史轉折》一詩,表達他當時興奮激動的心情:

鐵壁合圍難突破,暮色蒼茫别紅都。

強渡湘江血如注,三軍今日奔何處。

婁山關前鏖戰急,遵義城頭赤幟豎。

舵手一易齊槳橹,革命從此上新途。


郭化若:《七絕·遵義會後》(1935年1月)

  郭化若曆任第二縱隊參謀長、縱隊隊長、紅四軍參謀處任處長、紅一方面軍代理參謀長等職,一直在毛澤東、朱德身邊工作,後被被王明“左”傾冒險主義排擠,解除了職務,開除了黨籍。紅軍中他咬牙跛行8000裡,于1935年1月到達遵義,聽到遵義會議精神的傳達,感慨萬端,提筆寫下《七絕·遵義會後》一詩:

千鈞重擔一絲懸,有術回天事亦艱。

十日長征停遵義,單純防禦責誰肩?


歐陽文:《長征》組詩之二(1935年3月)

  歐陽文曆任紅三軍團第三師政治部宣傳員,一團宣傳隊隊長,二團俱樂部主任,紅一軍團第四師十二團連政治指導員、團總支書記、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等職。遵義會後,紅軍把敵軍遠遠抛在後面,在戰鬥勝利的行軍間隙,歐陽文在小小的筆記本上興奮地揮筆寫道:

遵義會議挽艱危,全軍将士喜上眉。

重占遵義施計巧,再奪婁山顯神威。

四渡赤水殲頑敵,三路白軍化煙灰。

夜過烏江迫貴市,軍威浩蕩震蔣魁。


林伯渠:《初抵吳起鎮》(1935年10月)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林伯渠随軍開始長征。1935年10月,中央紅軍抵達陝北吳起鎮。林伯渠回顧一年來的長征征程,充分認識到了遵義會議的極端重要性,認為隻要堅持遵義會議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能獲得無窮的力量,就能踏上“無歧”的坦蕩陽關,就會“邁步前進”,繪出中國革命的“絕妙”詩篇:

一年勝利達吳起,陝北風光慰所思。

大好河山耐實踐,不倦鞍馬證心期。

堅持遵義無窮力,鼓勵同仁絕妙詩。

邁步前進愛日永,陽關坦蕩已無歧。



ag真人中国官方

Copyright©ag真人(中国)亚洲集团官方网站-百家乐

地址:中國河北省秦皇島市河北大街西段360号  郵編:066004  

Baidu
sogou